乳制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乳制品

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共绘可持续发展新蓝图

来源:bob开户    发布时间:2025-05-14 18:34:54
详细介绍

  【环球网消费报道 记者 文馨】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和新西兰初级产业部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日前在北京召开,来自全球17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及行业的领导、专家和科技工作人员齐聚一堂,一同探讨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奶业主题。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杨振海、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副局长王健、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二级巡视员李家健、中国奶业协会秘书长刘亚清、美国奶业科学学会副主席David Everett教授、新西兰驻华大使Jonathan Austin博士和法国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Jo Cadihon博士等重量级嘉宾悉数出席并致辞,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所长张军民主持会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王加启研究员带来了“科技支撑奶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汇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在奶业科技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新西兰梅西大学Riddet研究所David Everett教授则从“乳品结构决定营养利用率”独特视角,为与会者打开了新的思路。

  本届研讨会紧扣“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奶业”主题,围绕“奶业全产业链高效优质关键技术进展”“牛奶质量与安全”和“特色畜奶营养品质研究进展”三大议题,精心安排了36场精彩报告。从奶牛高效饲养与智慧化养殖到低碳排放,从瘤胃微生物调控到牛奶质量安全与健康,再到特色奶畜的饲养技术、营养品质与功能特性,每一份报告都干货满满。

  在“奶牛高效饲养与智慧化养殖”的报告环节,专家们展示了最新的智能养殖设备和数据化管理平台,如何通过精准饲喂、实时监测等手段提高奶牛的生产效率和健康情况。现场的大屏幕上,不断滚动着奶牛养殖场的实时数据,让与会者们感受到了科技为奶业带来的巨大变革。

  “牛奶质量与安全”议题更是引发了广泛关注。专家们强调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如何通过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肃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每一滴牛奶的安全与营养。

  “特色畜奶营养品质研究进展”议题方面,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们分享了他们在特色奶畜饲养技术和营养品质方面的研究成果。从水牛奶到山羊奶,从骆驼奶到牦牛奶,每一种特色畜奶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市场潜力。

  “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已连续举办9届,成为推动中外奶业科学技术合作的重要平台。16年来,来自中国、美国、新西兰、英国和加拿大等13个国家的知名专家作大会报告300余次,现场参会人数达4300余人,线万人。本次会议全面展示了中国奶业科研的新进展新成果,提升了我国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研究领域的国际影响力,为全球奶业高水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与力量。

  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奶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品质革命,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素质实现全方面提升。2024年,全国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达到9.9吨,奶牛养殖规模化率80%,生鲜乳质量安全达到历史最好水平。他强调,科学技术创新是奶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国际研讨会慢慢的变成了全球奶业科技交流的重要平台,为破解奶业发展难题、引领产业技术变革、推动全球奶业科学技术进步注入了新的强大动能。

  面对全球奶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趋紧、环境压力增大、市场波动加剧等多重挑战,中国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亚清呼吁全球奶业同仁坚持创新驱动、绿色发展、质量为本和开放合作,携手推进奶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他特别提到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奶业科学技术创新团队深入实施的“优质乳工程”,并分享了其成功经验:坚持科学技术创新是第一动力,坚持全产业链协同是关键路径,坚持消费需求导向是根本遵循。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次全球奶业合作的新起点。与会者们表示,将把会议的成果带回自己的国家和地区,为推动全球奶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绿色、高效、安全的全球奶业新格局将会清晰地展现在各国发展的美丽画卷中。

bob开户

  • 地址:中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试验区3号路南侧

  • 电话:0663-3265128

  • 邮箱:dt@gddtry.com



  •         
  • 关注我们

© 2019 版权所有 bob开户粤ICP备090988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