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不适合喝牛奶?85% 中国人乳糖不耐受?你误解太多年了!
牛奶是优质的蛋白质来源,但网上经常有说法称,中国人的基因不适合喝牛奶,因为 85% 的中国人都乳糖不耐受,喝牛奶会拉肚子,这使得很多人不敢喝牛奶。
首先,“85% 中国人乳糖不耐受 ”的数据将“乳糖不耐受 ”和“乳糖吸收不良 ”混淆了。其次,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检测技术,这个数据有一定放大,也就是说,稍微有点吸收不良的人群都被统计进去了。另外,在国际上,中国人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是相对正常的,并没有特别高。
● 乳糖不耐受,是指在摄取乳糖或含乳糖的食物后出现腹痛、腹胀感、肠胃气胀、恶心、腹泻等临床综合征。
● 乳糖吸收不良,指的是由于乳糖酶缺乏,摄入的乳糖不能被小肠吸收的情况。
乳糖不耐受强调的是乳糖未被消化吸收后,进入大肠,经细菌发酵后引起的一系列消化道症状,
,包括腹痛、腹胀、腹泻等。乳糖吸收不良更侧重于乳糖未被吸收的生化状态,而
总结来说,乳糖吸收不良是乳糖不耐受的一个可能原因,但不是所有乳糖吸收不良的人都一定会出现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柳叶刀的研究中,为经验测试乳糖吸收不良的情况用到了氢呼气试验、乳糖耐受检测、基因检测等先进检验技术,这些检测技术是很灵敏的,这就会导致可能很小的乳糖吸收不良都会被检验测试发现。很多乳糖吸收不良的人喝牛奶也不一定会达到乳糖不耐受的程度,但研究的时候都把他们统计进去了,就导致这个数据会被某些特定的程度放大。
比如韩国 100%,蒙古 88%,越南 98%,泰国 84%。即使是欧洲,也有很多国家乳糖吸收不良的比例也很高,比如捷克 81%,意大利 71%,捷克 81%,俄罗斯 61%。可见,世界人民乳糖吸收不良都比较普遍,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地觉得自身就不能喝牛奶了。
人类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在怀孕、生宝宝后会产奶,婴儿期人体可以分泌乳糖酶,婴儿吃
母乳就能消化乳糖,正常生长。但是长到一定阶段后,人体就会慢慢地减少分泌乳糖酶
我国 3 岁儿童乳糖酶缺乏的发生率在 30%~40%,到 5 岁时就升高到 70% 以上
。这是哺乳动物自我繁衍的需要,因为奶是有限的,要优先给后面新生的婴儿吃,让新生婴儿有足够的奶吃、健康长大,才能保障物种的延续。
所以,从进化角度,乳糖不耐受是件好事,是一个好的基因。若不是这个基因,可能人类早就灭绝了。因此,就算你乳糖不耐受,也不用焦虑,更不要内耗,
。在一万年前左右的欧洲、北欧,有一部分北欧地区的人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乳糖酶持续表达基因
。这些人后来随着欧洲人类的迁移及殖民在全球扩散,目前主要分布在北欧、北美、大洋洲等地方,所以这些国家人民乳糖不耐受的比例比较低。
奶制品富含丰富的钙和优质蛋白,目前世界各国膳食指南都建议我们大家每天喝奶。
其实,即使出现乳糖吸收不良,甚至有乳糖不耐受的症状,也没必要盲目回避乳和乳制品。你能这样做:
你可以刚开始喝几口、到半杯、一小杯这样慢慢地喝,通过少量多次食用乳和乳制品,让自己的胃肠道适应,并且还能大大的提升我们乳糖的消化能力,改善乳糖的不耐受现象。
,比如,做蛋羹的时候放点牛奶,能增加奶制品摄入,还能避免不爱喝牛奶的人不接受,原来就有很多老人不喜欢奶腥味,不喝牛奶。另外,做馒头的时候,也可以放一些牛奶。
奶制品种类很多,也不用光盯着喝牛奶,吃酸奶、奶酪也都是很好 的选择。酸奶、奶酪等经过发酵的乳制品,发酵后乳糖就没了。要知道,美国人奶制品摄入量
有些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以讹传讹,张冠李戴,这就是一条典型的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的谣言。这也提醒的大家,对于网上的信息,一定要注意信息源,能去查阅第一手信息就尽可能不要听信二手信息。